华鑫证券网
本网站支持IPv6
【华鑫周视点】新质生产力:现实背景、政策内涵与投资机会
日期:2024-03-11 点击次数: 来源: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谭倩/杨芹芹

重要提示:本文转载自华鑫研究公众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其他任何投资者在阅读本服务号所有文章前,请自行评估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在阅读本服务号所有内容后所产生的一切投资行为与本公司无关,华鑫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服务号或阅读相关文章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读者视为华鑫证券的客户。

 

核心要点

2024年两会总量看中央加杠杆,产业看新质生产力。全年关注中央加杠杆(金融、石油煤炭、电力、运营商、机械、家电、汽车等)和新质生产力(AI、半导体、机器人、工业母机、智能驾驶等)等投资机会。

两会临近尾声,A股再创反弹新高后震荡整固,攻守兼备。短期关注两大方向:一是受益于海外流动性改善的有色、石油石化等;二是受国内政策驱动的机械、家电、汽车等。科技成长短期因美股英伟达巨震调整,预计波动加大,静待下下周英伟达大会催化。

 

现实背景:聚焦新质生产力,向创新发展要动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是地缘局势压力加大的外部催化,是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

新质生产力除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还强调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政策内涵:创新,质优,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通过“创新”(即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质优”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先进生产力”。

 

投资机会:三大抓手五大方向,关注AI、算力、新材料、氢能、机器人、汽车等

三大抓手: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五大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传统产业。

重点行业: AI、算力、新材料、氢能、机器人、汽车等。

 

A股策略:震荡整固,短期关注有色、石油石化、机械、家电、汽车等

A股再创反弹新高后震荡整固,攻守兼备。短期关注两大方向:一是受益于海外流动性改善的有色、石油石化等;二是受国内政策驱动的机械、家电、汽车等。短期科技成长受海外英伟达影响而波动加大,静待3 月18-21日的NVIDIA GTC大会。

 

微观交易:两融交易降温,北向再现净流出

融资余额小幅增加,融资交易占比小幅下行。北向资金时隔5周再度净流出,海外看涨情绪小幅回落,海外恐慌情绪升温。内外资同流入电子、计算机,共同流出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分歧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汽车、银行、传媒等。

 

投资日历:海外关注通胀和美债拍卖,国内关注2月社融

海外关注CPI数据和中长期美债拍卖。近期降息预期再起,美债收益率逼近4%,关注通胀和拍卖数据对降息预期影响。

国内关注2月社融数据,1月社融因春节效应放量后的持续性备受关注。

 

风险提示

1)两会政策不及预期;

2)国内经济不及预期;

3)外部风险冲击加剧

 

随着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两会已进入后半程。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5%左右GDP增速、3%左右通胀率、5.5%左右失业率,2024年经济定调与增速目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和去年相比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看点:总量看中央加杠杆(“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广义赤字规模创新高,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配合发力),产业看新质生产力(超越“扩内需”成为重点任务首位,向创新发展要动力)。

 

关于总量中央加杠杆,自去年10月政府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后,市场已有讨论,这次广义赤字规模创新高,再次确认中央加杠杆的预期,标志着新一轮中央加杠杆周期的开启,其中的政策信号和投资机会可关注《中央加杠杆:现实背景、政策信号和投资机会》这一专题报告。

 

本文主要围绕产业方面的新质生产力展开,特别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而在此之前两会政府报告中当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项任务多与稳增长等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相关。根据两会产业政策对全年主线的指引,新质生产力有望指导今年股市的行业主线。因此,本文就“新质生产力”为何被提出?如何理解?如何发展?如何布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现实背景:聚焦新质生产力,向创新发展要动能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该词一跃成为社会热词。随后在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和之后的多次高层会议中被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逐渐丰富,特征逐渐清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是地缘局势压力加大的外部催化,是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石。

 

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地缘局势压力加大的外部环境下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以美国对华科技管制、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日益兴起,国内自主可控迫切性提升,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攻克以为高端光刻机、半导体芯片等代表28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此外,全球范围内围绕关键技术、数据和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呈现“东升西降”“新升老降”的趋势变化,在此情况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赢得发展主动权在国际竞争中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资源禀赋受限和资本回报下行的内部环境下赢得新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供给侧上,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生产的产品劳动密集、资源密集、技术含量低,当前我国人口负增长、自然资源有限、叠加资本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我国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再,国际竞争优势逐渐降低。需求侧上,中国已经从物质短缺走向了产能过剩,主要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主要依靠劳动人口数量增长与大量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亟需转型,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央关注的重点,而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系来看,新质生产力还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政府工作报告在论述“加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部分时,强调了“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制造业为主干、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支持,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优化升级,都有赖于高素质的劳动力、新型的生产资料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而这些恰恰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除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还强调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在2023年7月初召开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由此可知传统产业仍然是我们经济的基石,故而国家对于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另一层要求就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也就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特别典型的就是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这也暗含着数字经济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之一。

政策内涵:创新,质优,先进生产力

 

从新质生产力的定义来看,它是指通过“创新”(即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质优”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先进生产力”。

 

显然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新,即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技术革命突破方面,每一轮技术革命性突破均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例如在电气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迈入了电气时代,大规模生产方式兴起。而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加速取得技术革命性突破是获得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方面,从生产要素构成来看,传统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断提升。从生产要素配置来看,数据技术的创新性配置驱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和重组,进而提高了生产和服务的效率;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方面,政府报告提出壮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优化升级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传统产业,以及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以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一是打造新型劳动力队伍,其中包括能够驱动科技创新、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型人才和能够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提到了十大重点工作任务的第二位,可见国家对打造新型人才队伍、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视程度。报告中的具体举措包括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二是推动劳动资料迭代升级,创造和应用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制度层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层面,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产业层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三是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种类形态,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四是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最大化科技创新的收益。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于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要求: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也就是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从两会以来的部长通道和专访发言中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补充来看。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方面,要围绕“高”“质”“量”三个字,高就是高水平的协同,质就是质的有效提升,量就是量的合理增长。具体而言就是提高资本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科技产出效率,加强中央企业和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协同,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共享协同数据基础设施;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要继续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在生态环境部,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

 

工信部,一是制定规划来摸清原材料工业的碳排放底数,进而明确每个行业的责任。二是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要通过绿色技术来改造、应用,进而降低碳排放。三是加强技术改造,要通过数字化、绿色化的改造来降低碳排放。四是建立碳排放的约束机制,按照约束机制的要求来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群发展;

 

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在拔尖创新人才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除此之外,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接受专访时还回答了发展数字经济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要夯实数字经济的技术底座。包括软件、芯片和标准等,软件中又包括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以及行业应用的一些软件等各种类型。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时代,基础设施是算力、存力、算力网络,是高效、低时延的通讯,也就是现在正大力发展的5G或者未来将大力发展的6G等通讯技术等。三是打造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么多数字技术要在各个行业去应用,这就需要各种技术创新,也需要很多管理创新来支撑这种应用。

 

投资机会:三大抓手五大方向,关注AI、算力、新材料、氢能、机器人、汽车等

 

根据我们前期关于两会报告中的研究结论,两会的产业政策定调不仅影响会后行业的短期表现,更是对全年主线行情的指引。

近十年两会关键词及全年领涨行业:

2023年:现代化产业体系,TMT板块、汽车续力上行。

2022年:数字中国,但受俄乌冲突和疫情冲击,避险为主。

2021年:双碳战略+数字化+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碳中和、汽车、电子领涨。

2020年:两新一重+扩内需,消费、成长板块表现亮眼。

2019年:新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扩内需,催化电子、消费板块。

2018年:实体经济+制造强国,但被贸易摩擦、去杠杆压制,消费相对抗跌。

2017年:三去一降一补和扩大对外开放,消费、金融、上游顺周期跑赢。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内需,顺周期、消费板块领涨。

2015年:中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消费板块居前。

2014年:新型城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地产链、TMT领涨。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机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明确的指引。主要是三大抓手和五大方向:重点阐述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大抓手,其中重点聚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传统产业。再结合前期各地两会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述和重点提及细分方向,我们建议后续就以下五大方向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布局:

1)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包括新材料、低空经济、新能源、创新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卫星网络等;

2)未来产业:人型机器人、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元宇宙、新型显示、未来网络等;

3)数字经济产业:人工智能、算力、智能家具家电、数据安全等;

4)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集成电路、光伏、半导体、工业母机等;

5)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传统产业:食品、石油化工、纺织服饰、新型储能等;

 

 A股策略:震荡整固,短期关注有色、石油石化、机械、家电、汽车等

救市后A股多为W底,3月A股震荡整固,攻守兼备(高股息和科技成长);4月警惕Q1经济数据和财报不及预期冲击,A股二次探底风险尚未消除,但预计调整幅度不会太大。一是海外流动性拐点逐步显现,联储6月降息概率提升;二是悲观预期已有定价;三是弱现实会倒逼政策再加力(降准降息、设备更新与耐用品换新、特别国债发行节奏等)。

 

两会产业政策对全年A股主线行情有较好的指引,全年重点关注中央加杠杆(金融、石油煤炭、电力、运营商、机械、家电、汽车等)和新质生产力(AI、半导体、机器人、工业母机、智能驾驶等)。

 

短期关注两大方向:一是受益于海外流动性改善的有色、石油石化等;二是受国内政策驱动的机械、家电、汽车等。周五美股英伟达巨震,一方面是连续大涨后,临近1000美元关口,3月8日期权到期,引发放量调整;另一方面,数据芯片龙头迈威尔财报预测不及预期,重挫 11%,加上博通公布上季获利超预期,但前景展望不如人意,收盘下跌近7%,引发半导体调整。预期短期科技成长受海外英伟达影响而波动加大,静待3 月18-21日的NVIDIA GTC大会的最新成果进展。

 

市场复盘:宽基指数跌多涨少

本周宽基指数跌多涨少,其中科创50、创业板指跌幅靠前,上证指数、上证50涨幅居前。其中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中证1000本周分别下跌了1.51%、0.92%、0.7%、0.58%;上证指数、上证50、沪深300分别上涨了0.63%、0.47%、0.2%。

 

行业层面,申万行业涨跌各半。其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公用事业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了5.24%、4.49%、4.23%。房地产、商贸零售、传媒行业跌幅靠前,分别下跌了4.52%、2.55%、2.54%。

 

估值方面,本周行业估值多有上升。其中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公用事业行业估值涨幅居前,当前PE值分别为1.05X、1.05X、1.04X。此外,房地产、传媒、商贸零售行业估值跌幅靠前,当前PE值分别为0.96X、0.97X、0.97X。

 

 

情绪总览

6.1

交投活跃度:市场交投情绪有所降温

市场成交额环比减少,换手率环比下降。本周全A日均成交额为9912.75亿元,环比减少1087.77亿元;日均换手率为1.2564,环比下降0.2440个百分点。

 

6.2

恐慌:国内持续缓解,国外恐慌升温

本周50隐波大幅下行,国内恐慌情绪持续缓解;VIX指数小幅攀升,海外恐慌情反转上行。平均上证50ETF隐含波动率为14.87,环比下行2.55,本周国内恐慌情绪持续缓解;平均VIX指数为14.74,环比上升1.63,海外恐慌情绪升温。

 

6.3

内资:融资余额小幅增加,融资交易占比小幅下行

本期融资余额小幅增加,融资交易占比小幅下行。具体来看,本期杠杆资金净流入85.70亿元,环比少流入218.07亿元,两融资金净流入额小幅增加。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9.22%,环比下跌0.02%,本周融资交易占比小幅下行。

 

本周基金新发规模大幅增加。具体来看,本周偏股型基金发行78.94亿元,环比增加63.15亿元,新发基金规模大幅增加。

偏股型基金可用现金大幅增加。具体来看,本周偏股型基金可用现金2440.83亿元,环比增加188.08亿元,偏股型基金可用现金大幅增加。

 

 

6.4

外资:北向资金时隔5周再度净流出,海外看涨情绪小

幅回落

 

本周北向资金时隔5周再度净流出。具体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31.07亿元,环比多流出266.53亿元。

 

本周iShare中国ETF海外看涨情绪小幅回落。具体来看,本周iShare中国ETE(FXI)看涨期权持仓量环比减少44.88万份,价格也下跌了0.45,海外资金情绪小幅降温。

 

资金行业选择:内外资多聚焦TMT板块

本期内外资共同流入了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共同流出了公用事业、基础化工等行业,而二者分歧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汽车、银行、传媒等板块。

共同看好-电子、计算机:电子行业表现为内外资均连续三期看好;计算机行业表现为内资连续三期看好,外资连续四期看好;

共同看空-公用事业、基础化工:公用事业、基础化工行业均表现为内外资均在本期转为看空;

分歧较大-医药生物、汽车、银行、传媒:医药生物、汽车行业均表现为内资连续三期看好,而外资在本期转为看空;银行行业表现为内资在本期转为看空,而外资连续四期看好;传媒行业表现为内资在本期转为看空,而外资连续两期看好;

 

投资日历:国内关注社融,海外关注通胀和美债拍卖数据

本周海内外均有重磅事件和数据的出炉。

国内:关注2月社融数据,1月社融因春节效应放量后的持续性备受关注;

海外:则是重点关注CPI数据,同时下周有密集中长期美债拍卖,近期降息预期再起,美债收益率逼近4%,关注通胀数据和拍卖数据对降息预期的调整。

 

风险提示

1)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2)国内经济不及预期;

3)外部风险冲击加剧

 

研报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新质生产力:现实背景、政策内涵与投资机会—策略周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3月10日

发布机构:华鑫证券

本报告分析师:

杨芹芹  SAC编号:S1050523040001

 

宏观策略组简介

杨芹芹:经济学硕士,7年宏观策略研究经验。曾任如是金融研究院研究总监、民生证券研究员,兼任CCTV新闻和财经频道、中央国际广播电台等特约评论,多次受邀为财政部等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研究咨询,参与多项重大委托课题研究。2021年11月加盟华鑫证券研究所,研究内容涵盖海内外经济形势研判、政策解读与大类资产配置(宏观)、产业政策与行业配置(中观)、全球资金流动追踪与市场风格判断(微观),全方位挖掘市场机会。

孙航:金融学硕士,2022年5月加盟华鑫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法律声明

本微信平台所载内容仅供华鑫证券的客户参考使用。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鑫证券的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华鑫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内容而视其为客户,研究观点的表述节选自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平台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微信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华鑫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欲引用或转载本平台所载内容,务必注明出处为华鑫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节选和删改。

 

华鑫证券研究所对本订阅号(名称“华鑫研究”,微信号“HXIN_SH”)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友情链接
监管机构
服务中心
服务热线
关注我们
许可证号:沪ICP备08014764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402008134号. Copyright © 2005-2022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股市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本公司开展网上证券委托业务已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

许可证号:沪ICP备08014764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402008134号. Copyright © 2005-2022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股市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本公司开展网上证券委托业务已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